从博茨瓦纳回到维多利亚瀑布城,我们直接去参观连接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瀑布大桥。这座大桥横跨赞比西河,与维多利亚瀑布遥遥相对。
这是在谷歌地图中下载的瀑布地区卫星地图,图中黄色间断线环绕的区域就是维多利亚瀑布大桥。
下图是瀑布大桥所在区域卫星地图。桥北端是津巴布韦的瀑布城,南端是赞比亚的利文斯顿(Livingstone)镇。
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维多利亚瀑布大桥于1904年开始建造,1905年建成,长198米,高128米,最大跨度156.5米,是连接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交通枢纽。
导游向我们推荐乘直升飞机观赏瀑布的游览项目。我们因为时间原因,没有机会从空中一览瀑布的壮美景色,一直心有不甘。我在某旅游网站看到在飞机上拍照的瀑布图片,非常壮观,羡慕不已。下载几张与朋友们分享。
这张图片的拍摄方向基本是上北下南。图片中看到的这段峡谷呈T形。浩瀚流淌的赞比西河被一道天堑将截断,从平原跌落到深谷,形成数十道飞流直下的瀑布,汇集成一泓碧泉,沿T形峡谷向南再向西奔流,从维多利亚瀑布大桥下经过。
这张图片的方位基本是上西下东,应该是在赞比亚方向拍摄的。图片显示,赞比西河流经维多利亚瀑布大桥之后向西南流淌,给津巴布韦河和赞比亚留下了犬牙交错的国界。
这张图片的方位基本是上东下西,应该是在津巴布韦方向拍摄的。
这是桥北端津巴布韦边境哨所的指示牌。
边境哨所是负责海关、移民、边防事务的办公机构。这块牌子提供了边境哨所工作时间的信息。
哨所的入口有游客在排队,但是人不多。
导游让我们在外面稍等,他拿着我们的护照到哨所里面开了一份类似通行证的文件。我们凭此文件可以上桥游览,还可以步行到桥对面赞比亚境内参观,参观范围有一定限制。
一块牌子立在从哨所到桥头的路边,向离开津巴布韦的游客表示感谢,并提醒安全驾驶。
津巴布韦一侧的桥柱上镶嵌了一块铜牌,是津巴布韦工程师协会(Zimbabw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于1995年联合颁发的,授予维多利亚瀑布桥“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International Historic Civil Engineering
Landmark)”的称号。
这就是维多利亚瀑布大桥,它集公路、铁路、人行道于一体,跨越绝壁深渊,将津巴布韦的瀑布城与赞比亚的利文斯顿连在一起。
桥上的黄色牌子显示:“你即将进入赞比亚(You are now
entering Zambia)”锈迹斑斑的桥栏显示了桥的百年历史。
大桥位于T形山谷的转弯处。在大桥南端凭栏北眺,对面上崖上数十道瀑布奔流直下,雪浪飞溅、水声轰鸣,气势磅礴。
左侧悬崖顶端有一个观景台,游客站在悬崖边上铁扶梯上,用摇臂式摄像机在摄像。他们那里雾气弥漫、氤氲朦胧,拍到的瀑布也是雾里看花的效果。
右侧悬崖半山腰(那里是赞比亚领土)聚集了一群穿戴雨衣的游客,构成一幅雨中观瀑图。
站在桥的南端向东南方向眺望,还可以看到一道不长的小桥,那是赞比亚的酒店专为游客建造的观瀑桥。
从悬崖顶飞奔而下的河水在山谷里聚集,形成一个个诡异的漩涡。
经过大桥之后的河水仿佛是一头被驯服了怪兽,从势不可挡的激流变成了顺势而下的长河,虽然间或还会溅起不羁的浪花和漩涡,但是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力量和速度。
如果没有大桥,绝壁、瀑布和漩涡构成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天堑。正是由于有了这座大桥,天堑变通途,绝壁、瀑布和漩涡都是桥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