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就能轻松赚外快?殊不知这种“好事”会涉嫌犯罪!近日,武陟县法院审结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被告人黄某马等五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十个月不等刑期。

基本案情

“想不想挣钱?你只需要找几个人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就能赚钱......”2023年10月份,被告人黄某马先后联系被告人殷某阳、黄某周、訾某超等三人,让他们找人在微信群里收红包,并按10%给殷某阳等人返点,而殷某阳等人发展的人按5%返点。殷某阳等人觉得这个赚钱的方法挺简单,便纷纷发展“下线”进群抢红包,其中訾某超发展了“下线”訾某恩。之后,会有所谓的“客户”(即被骗的受害者)加入群聊,并发出多个不同金额的红包。殷某阳、黄某周、訾某超等人和发展的“下线”一起抢“客户”发出的红包,并将抢来的红包如数转给黄某马,黄某马再将红包资金取现后提供给“上线”,最后获得“上线”发来的“提成”。

经查,涉案微信群里发的“红包”,实际是受害者被骗钱款,系“上线”发展“下线”通过微信群抢红包、收款、取现的方式参与转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资金。

2023年10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被告人黄某马、殷某阳、黄某周、訾某超、訾某恩等五人使用微信号码共计29个,微信流水共计1094826元,转移被害人被诈骗资金共计503317元。

法院判决

武陟县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黄某马、殷某阳、黄某周、訾某超、訾某恩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均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本案是共同犯罪,黄某马系主犯,殷某阳、黄某周、訾某超、訾某恩均系从犯,五名被告人均退出违法所得,取得被害人谅解,对其可以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等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黄某马等五人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十个月不等刑期,并处五万元至六千元不等罚金,并对五名被告人的违法所得均予以追缴。

法官说法

近年来,随着反诈宣传的普及,广大民众的防范意识也显著提升,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惯用的收购、租借银行卡,以及借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来转移犯罪所得的手段已有所警觉。而本案中,犯罪分子以“抢红包有提成” 为诱饵,看似诱人,实则是打着“红包”的幌子,设计了一套资金转移流程。他们通过多次、多层级的转账操作,将诈骗所得款项进行拆分,以此模糊资金流向,故意干扰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的侦查和对涉案财物的追缴。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洗白”犯罪所得的手段,而那些参与其中、积极“抢红包”的人员,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法官提醒,人人都向往一份轻松赚钱的理想工作,但那些看似“赚快钱”的背后则可能是犯罪的陷阱。无论是求职还是寻求额外收入,都应秉持脚踏实地的态度,切莫因贪图利益、幻想快速致富而误入歧途,一时的侥幸心理换来的是沉重的代价,最终只会身陷囹圄,追悔莫及,得不偿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河南省武陟县人民法院 )

古代没有冰箱,为何冰块还能保存大半年?夏天的冰块又从何而来?
英雄联盟移动角色按什么键才方便 英雄联盟走路操作技巧详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