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其巨著《昆虫记》中介绍了他对一种排队毛毛虫的观察。在《昆虫记》的中译本里,这种毛毛虫被翻译得千奇百怪,“松树行列蛾”“松毛虫”“枯叶蛾”。

其实,这种毛毛虫的中文名叫松异舟蛾,属于鳞翅目舟蛾科,是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和北非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森林害虫。它会伤害几乎所有品种的松树和雪松,而且幼虫的毒毛会使人畜严重过敏。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这种生物不断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散,在一些过去没有分布的地区爆发成灾,因而受到欧洲地区的广泛重视。

这种毛毛虫是集群生活的,它们会在松枝间编一个大大的丝巢,然后住在里面躲避寒风。在它们小的时候会先吃包在巢里的松叶,很少出去。等到毛虫长壮、天气也冷了,就像商量好一样,开始停止取食巢内的松叶。因为再吃的话,巢就塌了,它们就没法过冬了。

当毛毛虫觉得巢内松叶吃得适可而止的时候,它们就会排队外出觅食。每个队伍都会有个随机产生的“队长”负责探路。如果把“队长”拿走,后一位就会立刻接替“队长”的位置。虽然毛毛虫的头看着很大,其实只是头壳,在头壳上有10个单眼,能感光却看不清路。所以,毛毛虫主要靠触觉和味觉来探路。

那么,毛毛虫为什么会选择排队的方式呢?

这是因为毛毛虫都住在一个巢里,每天出外觅食后还会回到这个巢,若是分散觅食,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导致幼虫不能回巢。而幼虫期在当地正好处于秋冬季节,不能及时回巢就有冻死或被捕食的危险。所以,大家排成一队是最好的选择。

如何合理利用攻城掠地醒觉的周泰
钉钉可以撤回多长时间的聊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