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涂膜的制备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漆膜一 般性能用试板的制备。 制备涂膜时, 应选择制备涂膜用的材料、 底材的表面处理、 制板的方法、 漆膜的干燥和状态调节、 恒温恒湿条件以及漆膜厚度 等。 本方法介绍了五种底材的材质要求和处理方法, 并列出了六种制板方法, 为有关产品通 用试样方法中所采用的标准试板及涂漆方法。 具体方法请见国家标准GB/T 1727— 1992、国家标准GB/T1736— 1989、国家标准GB/T 92712008 和国家标准GB/T 9278—2008。
二、 干燥时间
干燥也称固化, 系指液体涂料涂在物体表面, 从流体层变成固体漆膜的物理或化学的变化过程, 通称为涂料的干燥。 干燥过程一般分为表面干燥、 实际干燥和完全干燥三 个阶段。 由于涂料要求完全干燥的时间较长, 故一 般常测定表面干燥和实际干燥两项内容 。
( 一 )表干测定法 1. 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适用于漆膜、 腻子膜干燥时间的测定。 表面干燥时间指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 液体层表层成膜的时间。 本方法是在产品到达标准规定的时间后, 在距膜面边缘不小于1cm 的范围内, 检验漆膜是否表面干燥(烘干漆膜和腻子膜从电热鼓风箱中取出, 应在恒温恒湿 条件下放置30min测试)。
2. 仪器和材料
脱脂棉球,lcm3 疏松棉球;小玻璃球, 直径1沉- 250µm; 软毛刷;计时器, 秒表或 时钟。
3.测定方法
(1)吹棉球法 在漆膜表面上轻轻放上一 个脱脂棉球, 用嘴距棉球10 15cm, 沿水平 方向轻吹棉球, 如能吹走, 膜面不留有棉丝, 即认为表面干燥。
(2)指触法 以手指轻触漆膜表面, 如感到有些发黏,但无漆黏在手指上, 即认为表面干燥。
(3)小玻璃球法 将样板放平, 从50-150mm 高度上将重约0.5g、 直径为 125-250µm小玻璃球倒落到漆膜表面上。lOs后, 将样板保持与水平面成 20° , 用软毛刷轻轻刷 漆膜。 用一般直视法检查漆膜表面, 若小玻璃球能被刷子刷掉, 而不损伤漆膜表面时, 即认为表面已经干燥。小玻璃球法仅适用于自干型涂层。
4. 结果表示
记录达到表面干燥所需的最长时间,以h或 min表示。 按规定的表干时间判定通过或 者未通过。
5. 参照标准
国家标准GB/T 1728— 1989、 国家标准GB/T 6 753.2— 1986。
(二)实干测定法1. 范围及说明
本方法适用于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的测定。 实际干燥时间指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液 体层全部形成同体涂膜的时间。 本方法是在产品到达标准规定的时间后,在距膜面边缘不小 于1cm的范围内,检验漆膜是否实际干燥(烘干 漆膜和腻子膜从电热鼓风箱中取出,应在 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 30min测试)。
2. 仪器和材料
定性滤纸,标重75g/m2 , 15cmX15cm; 秒表,分度为0.2s; 干燥试验器,质量 200g, 底面积1cm气脱脂棉球,lcm3 疏松棉球;保险刀片;铝片盒, 45mmX 45mm X20mm (铝片 厚度0. 05-0. 1mm); 天平,感量为O.01g; 电热鼓风干燥箱;聚酰胺丝网, 由单丝织成 的 正方形丝网, 尺寸为25mmX25mm (丝网的单丝线径为0. 120mm, 孔径约为0. 2mm); 橡皮圆板, 直径 22mm, 厚度5mm; 圆柱形祛码, 质量为200g、500g、1000g, 直径不小 千22mm。
3. 测定方法
(1)压滤纸法
在漆膜上放一片定性滤纸(光滑面接触漆膜),滤纸上再轻轻放置干燥 试验器, 同时开动秒表,经30s, 移去干燥试验器,将样板翻转( 漆膜向下),滤纸能自由 落下,或在背面用握板之手的 食指轻敲儿下,滤纸能自由落下而滤纸纤维不被黏在漆膜上, 即认为漆膜实际干燥。 对于产品标准中规定 漆膜允许稍有黏性的 漆,如样板翻转经食指轻敲 后,滤纸仍不能自由落下时,将样板放在玻璃板上,用慑子夹住预先折起的滤纸的一角,沿 水平方向轻拉滤纸, 当样板不动,滤纸已被拉下, 即使漆膜上黏有滤纸纤维亦认为漆膜实际 干燥,但应标明漆膜稍有黏性。
(2)压棉球法
在漆膜表面上放一个脱脂棉球, 于棉球上再轻轻放置干燥试验器, 同时 开动秒表,经30s, 将干燥试验器和 棉球拿掉,放置 5min, 观察漆膜有无 棉球的痕迹及失光 现象, 漆膜上若留有 1-2根棉丝,用棉球能轻轻禅掉, 均认为漆膜实际干燥。
(3)刀片法
用保险刀片在样板上切刮漆膜或腻子膜,并观察其底层及膜 内 均无黏着现 象(如腻子膜还需用水淋湿样板,用产品标准规定的 水砂纸打磨,若能形成均匀平滑表面, 不黏砂纸), 即认为漆膜或腻子膜实际干燥。
(4)厚层干燥法(适用绝缘漆
用二甲苯或乙醇将铝片盒擦净、 干燥。 称取试样20g (以50%固体含量计,固体含量不 同时应换算),静止至试样内无气泡(不消失的气泡用针 挑出), 水平放入加热至 规定温度的电热鼓风箱内。 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升温速度和时间进行 干燥。 然后取出冷却,小心撕开铝片盒将试块完整地剥出。 检查试块的表面、内部和底层是 否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当试块从 中间被剪成两份,应没有黏液状物,剪开的截面合拢再拉 开,亦无拉丝现象,则认为厚层实际干燥。 平行试验三次,如 两个结果符合要求, 即认为厚 层干燥。
注: 油基漆样板不能与硝基漆样板放在同一个电热鼓风箱内干燥。
(5)无印痕法
在漆膜表面上放一块 25mmX25mm的聚酰胺丝网, 并在正方形丝网中心放一块橡皮圆板, 然后在橡皮圆板上小心放上所需重量的祛码,使圆板的轴线与祛 码的轴线重合, 同时启动秒表。经过lOmin后移去祛码、 橡皮圆板及丝网, 观察漆膜有 无印痕来评定干燥程度。若测定无印痕的时间, 则在预计达到无印痕时间前不久开始, 以适当的间隔时间重复上述试验步骤, 直至试验显示涂层无印痕为止, 记录涂层刚好无 印痕的时间。
4. 结果表示
记录达到实际干燥所需的最长时间, 以h或min表示。按规定的实干时间判定通过或 是未通过。无印痕法则记录经过规定时间涂层是否达到无印痕(通过和未通过)或涂层刚好 无印痕的时间, 以h或min表示。
5. 参照标准
国家标准GB/T 1728—1989、 国家标准GB/T 9273一1988。
(三)仪器测定法由于涂料的干燥和涂膜的形成是进行比较缓慢和连续的过程, 为了能观察到干燥各个阶 段的进程, 可以采用自动干燥时间测定仪, 形式有齿轮型、 落砂型和划针型等。近来的发展 趋势都采用划针式, 有直线划针式(见图1-20)和圆周划针式(见图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