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

在各大社交软件中

出现的频率都居高不下。

这个表情官方定义为“微笑”,

但随着交流的升级,

它实际含义变成了“呵呵”。

不是呵呵笑的“呵呵”,

而是表达讽刺、无奈、无语等

负面情绪的“呵呵”……

特别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对这一表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在较为年轻一代人眼中,和“哦”都带有嘲讽或者敷衍的意味。

但在很多中年人或者老年人心目中,表情代表的是友好善意的微笑,“哦”表示着礼貌的回复。

这还真不是编出来的结论。

据腾讯统计显示,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在用到善意的微笑表情时,

他们的首选项是完全不同的!

50、60、70后一般使用 【】(微笑)

80后一般用【】(呲牙)

90后多用【】(偷笑)或者【

】(嘿哈)

00后用【】(哭笑不得)和【

】(奸笑)

从这个角度出发,

你就能明白,

当长辈或者上司给你发来时,

他们并不是要传递一种不友好的情绪。

相反,他们是在传递一种善意。

这个让无数年轻人

打翻友谊小船的迷之微笑,

是如何被大家拉入表情包黑名单的呢?

为什么这张微笑脸看起来感觉很不真实呢?

嗯,

原因大概在……眼睛!

你瞧瞧这张小黄脸,

眼睛瞪得滚圆,瞳仁还朝下!

除了空洞地盯着,

还是空洞地盯着……

见到这种表情,

通常都觉得有点不舒服。

不信看这些

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是吧?

然后看看这个!

终于用墨镜把眼睛遮住了…...

心情好多了有木有?

通常意义上,

人们普遍理解的开心大笑,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眼睛部分眯成上翘的弧型。

比如

(以上表情分别是大笑/偷笑/憨笑/坏笑)

再来看另一组表情

(以上表情分别为难过/再见/快哭了)

从这几个表情中,

不难读出负面情绪!

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视线向下转移。

这种视线变化通常映射出比较负面的心态,

比如——

■愧疚、不同意(但对局面表示无奈,没有改变的能力)

■生气(但是隐忍着暂不发作)

■羞涩(害怕看到对方的反馈)等

当然啦,

这不是设计师故意的,

而是因为表情设计的时间比较早,

缺少了面部的细节,

人们又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了进去,

赋予了微笑的表情“嘲讽”的含义

你一般用

来表达什么情绪呢?

来源:齐鲁晚报、法制日报、人民网、新安晚报、上观新闻、劳动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线上电商新骗局:网店卖家谨防这种“套路”
基金收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