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方言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瑞安方言播报讨论上传视频瑞安市的主要方言瑞安方言是浙江省瑞安市的主要方言,属吴语瓯江片,主要使用瑞安话,方言分布区存在福建话和畲族话方言岛。瑞安话分布于瓯江下游、飞云江和鳌江流域,与温州话、平阳话、文成话同属瓯语体系;福建话属闽语系,集中于龙湖、营前、东岩等西南乡镇;畲族话兼有闽语和客家话的特点,通行于东岩乡驮庵村、民族村等村落 [2-3]。瑞安方言词法特征显著,形容词和动词分别有10种、多种重叠形式,并保留古越语修饰倒置现象(如“板砧”“闹热”)及底层词汇 [1-3]。其语音系统保留入声不短促、唐韵字无韵尾等特点,与《广韵》音系存在对应关系 [6]。瑞安话为温州鼓词标准音,后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方言押韵特性发展出独特曲艺形式 [4-5]。瑞安方言成熟于北宋,南宋形成特色体系。当代面临传承危机,瑞安市通过方言语音影像工程、童谣教学及校本教材编研进行保护,并在海外华文教育中推广方言文化 [7-10]。福建话、畲族话地区仍普遍使用瑞安话进行交流。中文名瑞安方言隶 属闽语闽南话系统种 类瑞安话、福建话、畲族话地 域瑞安西南边缘乡镇相似语言温州话定 义瑞安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目录1概况2用法3分布4语言特点概况播报编辑瑞安话内部的一致性很强,瑞安不同乡镇的方言基本相同,不但外地人不能辨别,就是本地人一时也难以区分。但是,熟悉情况的瑞安人都知道:城关片,莘塍、塘下片,丽岙、仙岩片,场桥、梅头片,湖岭、陶山片,高楼、营前片,马屿、平阳坑片,阁巷、林蝉片和飞云、仙降片的瑞安话又各有差异。但总体上瑞安话的差异性可以概括为两大点:东西部乡镇的差异(东部乡镇包括瑞安104国道沿线各地的乡镇以及飞云江下游沿岸乡镇)和南北部乡镇的差异(与平阳县、泰顺县接壤的瑞安市南部乡镇;与青田县、温州市瓯海区相连的瑞安市北部乡镇。)瑞安话南部乡镇受平阳瓯语和闽语影响,北部乡镇则受温州话影响,南北乡镇的瑞安话差异不大,略有区别。在这两大地域差异中,东西部乡镇的差异尤为显著。其中,陶山镇是瑞安市中部的一个老镇,瑞安中西部乡镇的瑞安话多数与陶山音比较接近,陶山音是乡镇瑞安话的代表。因此城关镇和陶山镇的差异在所有的地域差异中最具代表性。用法播报编辑瑞安话用法和温州话基本相同,发音和温州话有些字词有区别,可以沟通。如:在温州话和瑞安话里,“水”、“喜”、“瑞”、“安”、“龙”等字发音均不同,故说温州人和瑞安人对话时,单个词汇会造成不懂,而整句句意基本理解无误。由于在温州广为流行的温州鼓词使用瑞安话为标准发音(有时候只有瑞安话唱起来才押韵),所以瑞安话和温州市区话一样属于广义温州话中很主流的一部分。分布播报编辑瑞安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之一,是浙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瓯语,是瑞安市的主要方言,与邻近的温州话、平阳话、文成话等方言同属吴语东瓯片,或称浙南瓯语,瑞安话即瑞安瓯语。瑞安福建话属闽语闽话系统,分布在龙湖、营前、东岩等乡镇。瑞安畲客话与平阳、文成的畲客话相似,兼有闽语和客家话的特点,分布在东岩、马屿等民族村。瑞安福建话、畲客话地区也通瑞安话。浙南的说唱文艺——温州鼓词就是以瑞安话为标准音的。语言特点播报编辑瑞安话和其他瓯语的共同特点是入声不短促,唐韵字不带韵尾等。如“汤倘烫托,堂宕荡铎”,瓯语韵母都是O,舒声不带鼻音尾,入声不带喉塞尾,“汤倘烫托”阴调四声一贯,“堂宕荡铎”阳调四声一贯。浙南瓯语的特殊词语如看叫“眥”(tsi),白糖叫“糖霜”,咸菜叫“菜咸”,退潮叫“潮落”,麻烦叫“生受”,早晨叫“天光”,中午叫“日昼”,下午叫“黄昏”。民俗专家认为瑞安是温州鼓词的发源地,理由是:1、鼓词一直是用瑞安话说唱,也只有用瑞安话才押韵。2、著名词师管华山、阮世池都是瑞安人,长期以来已形成自己的流派 。3、瑞安仙降人彭阿元首创了伴奏乐器牛筋琴。4、制琴的重要材料牛筋,是马屿人阿海制作的。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5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奔腾电压力锅怎么排气
章不够用?这些获取徽章的办法你都知道嘛